據網絡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國農村供水工程有480余萬處,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達到65%,農村供水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然而,受限于自然地理條件、人員物力成本等因素,農村供水工程的運行管護仍較為薄弱。2024年3月印發《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農村供水縣域統管工作的通知》指出,著力補齊運行管護短板,全面推進農村供水縣域統管工作。
對此,數之能提供供水工程數據采集對接到縣域管理平臺的物聯網解決方案。通過接入供水站內PLC、儀器儀表、傳感器、攝像頭等設備,能夠將水質、流量、水位、水泵狀態、閥門狀態等數據采集對接到縣域管理平臺中,從而實現遠程集中監控、故障告警、遠程控制以及遠程維護等功能,為加強農村供水工程管理水平、保障農村用水安全等提供可靠幫助。
實現功能
1、借助無線通信終端和數據中臺,實現了對多個單村水站的數據采集與遠程監控,能夠全面獲取水處理設備的運行狀態、蓄水池水位、出水水質、進出水流量、閥門開關狀態以及報警數據等信息。
2、利用GIS技術構建了電子地圖,實時展示各站點的位置分布、數量類型、運行狀態、告警頻率和運維質量等信息,幫助管理人員實現對站點的統籌集中管理,確保了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及時調度。
3、通過設定智能告警規則,當監測到異常情況(如水位過低、水質異常)時,系統會自動觸發告警,并通過多種渠道(如微信、短信、郵件)及時通知運維人員,有助于運維人員迅速響應并前往現場處理。
4、建立起信息化的運維管理機制,包括巡檢、維護、保養等電子工單的管理,使得運維服務商與管理部門能夠快速獲取運維工單、執行人員、處理進度和工作日志等信息,從而有效評估運維工作的效果和水站的性能。
5、在接入攝像頭實現實時監控和回放等功能外,還能實現對水泵、閥門等設備的遠程操控功能,能夠確保現場作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工程師可以遠程對異地的PLC進行編程調試和程序上下載等操作,減少了出差的頻率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得設備故障能夠得到及時修復。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文章、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僅用于學術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做刪除處理!